更新日期:2009/12/20 21:39

(中央社記者劉光瑩台北20日電)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協定不具強制力,淪為政治大拜拜,小島國家淚灑會場。學者專家說,協定文字份量太輕,氣候正義難伸張;台灣要對暖化有水煮青蛙的危機感,環保署應「硬起來」。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落幕,20多國領袖談成的哥本哈根協定不具強制力,讓小島國家與非洲國家義憤填膺,因為對他們來說,全球暖化不只是經濟成長趨緩,而是家園淹沒的危機。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5次締約方大會在丹麥時間19日決定,只「認知」 (take noteof)而非「通過」哥本哈根協定(Copenhagen Accord)。內容為全球均溫上升應控制在攝氏2度內,明年2月前,已開發國家,需提2020年前減排溫室氣體的量化目標;開發中國家,則應說明適合國情的減緩暖化行動。 

「這是一份不算協定的協定」,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李河清說。 

李河清帶領15名大學生,滿心期待的前往哥本哈根參與氣候盛會,但她與學生都大失所望,因為協定所用文字「份量太輕」,締約國只表示對暖化危機有認知、有共識,但實際的減量數字,卻是由各國在明年自行呈報,「完全無法達到強制減量目的」。 

另外,全球暖化議題在台灣已經不只是環保問題,李河清認為「這是政策問題」,牽涉經濟、工業等層面,台灣最迫切要做的,是讓以高耗能產業為主的工業部門轉型。 

「台灣現在消耗的煤,比1990年時還要多」,李河清說,能源結構再不轉型,再多「國際接軌」的目標也只是空口說白話。 

不過,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 (RobinWinkler)說,哥本哈根會議一大進步之處,是參與團體多元化,除環保團體外,也有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代表。 

他表示,減碳議題凸顯階級性,「已開發國家過度使用地球資源,卻要求開發中國家負起減碳責任」,引起小島國家、南亞與非洲國家代表紛紛要求「氣候正義」。 

「全球均溫再上升攝氏2度,非洲與印度都會完蛋」,文魯彬說,氣候異常將使旱災洪水更加頻繁,許多小島國家要求將氣溫上升控制在1.5度內,吐瓦魯代表遞送陳情書時甚至聲淚俱下,因為對小島國家來說,暖化議題是攸關存亡的殘酷議題。 

文魯彬認為,「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視為對立面是假議題」,經濟發展同時兼顧環境正義,已經是國際趨勢,也是永續發展的前提。 

文魯彬說,環保團體要求大刀闊斧減碳,環保署總是將責任推給立法院,「好像溫室氣體減量法一天不通過,就什麼也不能做」。環保署其實還有「環境基本法」這把尚方寶劍,因條文明定「基於國家長期利益,經濟、科技及社會發展均應兼顧環境保護」,環保署應該「硬起來」。 

「就像水煮青蛙一樣」,文魯彬認為,台灣人普遍感受不到暖化問題的急迫性,政府也不敢率先對工業部門開刀。政府如果再不痛定思痛,等到台灣人民變成「氣候難民」,恐怕為時已晚。9812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