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w.news.yahoo.com/英國海神計畫參訪-進擊的海神-041843777.html

作者:林育朱(環境信託中心專案經理) 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我們準備好了嗎?

2010年,莫拉克颱風在台灣中南部造成重大災情;2012年6月9~12日,僅是梅雨鋒面籠罩,就使全台雨量破表,處處傳出嚴重災情。近年來,逢雨必淹或遇雨成災的頻率越來越高,下得又急又多的雨,暗示極端氣候正一次次考驗著海島國家的應變能力。

中央研究院地科所研究員汪中和認為,未來全球極端氣候強度、頻率都將增強,天災一定會發生,國家及民眾應藉由環境保護、避災規劃,對抗天災侵害。極端氣候已然形成全球趨勢,影響範圍除了旱澇災害,還包括海平面上升。除了海平面上升,而海島國家若台灣,更得面臨因為海岸後退造成國土減少的危機。然而,我們準備好了嗎?

預做準備,減少損失

世界強權為了己身經濟利益,在減碳協議上不願讓步,碳排不減、暖化持續,海平面上升勢不可擋。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僅剩的選項將是──預作準備,減少損失。

與台灣同為海島國家,位處大西洋的英國,對此已開始預做準備。英國環境、糧食暨農村事務部(Defra,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簡稱Defra)及環境署(Environmental Agency)多年來進行基礎監測、建立模型,模擬遭影響範圍、預測海岸侵蝕速度及分享圖資,期望提升對於海面升高及颶風暴潮所帶來的危機意識。而今環境署針對未來的海岸管理也已擬定方針以下四種方案:

>- 維持現有海岸防禦防設施 Hold the existing defence line - maintain or change the standard of any existing coastal defence.

>- 加強與新增現有海岸防禦設施防線 Advance the existing defence line - new defences on seaward side.

>- 有序地改變現有海岸防禦設施區位管理海岸變遷 Managed re-alignment - shoreline and defences adjust position in a controlled way.

>- 無海岸防禦設施不再興建海防建設 No active intervention - no investment in coastal defences.>

從以上作法看來,不論後續防禦措施為何,必先具備基礎調查、蒐集數據、發展模型以支撐其論點及預測,並且認知到大自然的變遷不可抵擋,對於海平面上升或海岸後退,不意圖或主動介入海岸變遷,並且採用危機管理方式,減少物質、生命的損傷;且為了提升社會大眾的危機意識,所有資訊都公開展示。

英國非政府組織的努力

除了政府機關的關注,國民信託(National Trust)自1965年開啟海神計畫(Neptune Coastline Campaign),目標是保存英國1500公里「值得保護海岸」。該計畫精神是因應海岸線的自然變遷而動態調適,保護海岸線不受人為傷害與不當管理的破壞。然而當年執行海神計畫的人員,恐怕都無法知曉如今將面臨包括海平面上升或海岸後退的處境。2015年海神計畫將滿50周年,截至2013年,國民信託已擁有1200公里海岸線,約為英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總和的1/10,加上目前屬於其他英國非政府組織的海岸線,達到目標指日可待。

跨越半世紀,海神再進化!

國民信託並沒有因此而自滿,他們將目標轉為如何保存他們位於海岸線上的物業,為後代子孫、當地生態系尋求永續發展之道。因此原有的海神計畫,又增訂了數個子計畫,包括「變遷海岸線」(Shifting Shoreline Project)與「未來海岸線」(Future Coast Project),我們可視為是「海神計畫」面臨海岸侵蝕、後退及海平面上升所帶來的影響後的再進化!

國民信託不但善用公部門的公開資訊,也委託合樂工程顧問公司(Halcrow Group Ltd)進行未來100年沖蝕與暴洪對於海岸線影響的研究(National Trust Coastal Risk Assessment),試圖找出物業中最易受威脅的區域。而該項研究指出國民信託126處的海岸線棲地(約4,040公頃)將面臨暴洪威脅、60%的海岸線(約608公里)面臨侵蝕威脅、500處人文歷史遺跡面臨暴洪或侵蝕威脅。

基於長久的管理經驗,他們深刻了解建造堤防或丟擲消波塊不僅耗費巨資,僅有短期效果,並可能改變海流方向、波浪侵蝕強度,導致其他區段遭受苦果;在未來,這些堤防或消波塊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環境問題。在管理海岸線的過程中,他們始終秉持幾項原則:

>- 與自然合作,而不是對抗 Working with nature, not against it

>- 邀請確保社區參加參與規劃過程 Involving communities in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 協助社會大眾認識我們面臨即將來臨的危機 Helping us all to understand the risks we face

>- 尋求永續的方式管理海岸變遷 Finding the most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managing coastal change

接受「變遷海岸線」

變遷海岸線的精神在於放任海岸進入自然演變,因此在部分物業上,他們試圖說服居民不再修築海岸防禦工程設施海防工程,例如柏令海崖(Birling Gap)及位於康瓦爾郡的穆林港(Mullion harbor)。 穆林港是當地知名的觀光名勝,近年來幾次因為颶風暴潮的襲擊而將港口打壞,國民信託為維持港口營運及觀光需求,屢次投入不少經費修復港口。然而在地居民都希望組織能夠採用更積極的方式,例如:建築離岸堤,保護這座港口。國民信託做過縝密的研究及模擬後,向居民解釋,建築離岸堤將耗費數百萬英鎊,只能維持20~30年的光景,並且依舊無法阻擋這座港口在未來將被淹沒或被暴潮打壞的事實,與此同時,他們也提醒港口邊的居民為未來的搬遷做好準備。目前在地居民已逐漸接受這個事實,部分人家也準備移往他處居住。

預備「未來海岸線」

除了人的需求,國民信託不忘為當地生態系尋求退路。因此他們展開「未來海岸線」計畫(Future Coast Project),協助當地重要生態系「後撤」(Retreat)。此計畫目的即是在目前已知將遭受嚴重海岸侵蝕或海平面上升的海岸,購買緊鄰目前物業地產、較為內陸的土地,這些土地將在未來50年、100年後成為新的海岸線。目前在許多地區,例如:Dunwich Heath、White Cliffs on Dover,皆已完成購置土地的程序,並且由當地巡守員協助恢復這些內陸土地原始地貌、植被,或放任其進入自然演替過程,靜靜等待未來幾十年後派上用場。國民信託對於管理物業始終抱持著「Forever, for everyone.」,如何開放公眾參與一直是他們的核心精神之一,因此購置這些土地不僅是規劃為海岸生物未來棲息地,甚至也考慮帶後代子孫使用海岸的權益,因此幾十年後的公共設施-例如:停車場、步道等-要放置在哪,都已經列入考量。

向自然學習 以柔克剛的海防之道

除了了解到不要對抗自然,國民信託也從自然中學習。並不是所有的海岸,國民信託僅採用消極的撤退策略,必要時,他們也採用防禦工事。然而,這些海防工程並不如我們所想的是修築堤防、丟擲消波塊等堅硬防禦工事(Hard defences),而是使用軟性防禦工事(Soft defences),這包括了:鹽澤(Salt marsh)、礫脊(Shingle ridge)、養灘(Beach nourishment)或沙丘(Sand dune)。 著名案例即是國民信託位於德文郡的南米爾頓(South Milton)修復沙丘系統,作為海防之用。該處沙灘原本就擁有沙丘,在60年代被剷平。2009年2月開始,他們花費了兩個月,利用大型機具將沙灘上的沙重新堆疊為沙丘,接著號召100位當地居民及學生在沙丘上種植15,500 株濱草(marram grasses)。濱草是沙丘常見植物,它能夠適應沙丘的乾燥環境,廣泛分布的根系可以協助定沙,穩定沙丘。而為了避免遊客踩踏使沙丘崩落及方便他們親近海邊,因此國民信託也規劃兩條步道穿越沙丘系統,提供行人行走。>綜觀前述案例,以及本次出訪與多位國民信託地方巡守員接觸,我們深刻體會到,修築堤防、消波塊等堅硬防禦工事抵擋海水入侵或許已是下下之選,並且普遍認為是耗費資源、無效的做法,接受「海岸自然變遷」的事實、思考「順勢而為」的治理之道才是對後代、海岸生態最為永續的做法。

※本次出訪經費由龍應台基金會「思想地圖」計畫贊助。

-本系列文章完-

【相關文章】

【英國海神計畫參訪】信託一座小島──白浪島

【英國海神計畫參訪】戰火餘生錄──Orford Ness參訪誌

【英國海神計畫參訪】流動的沙洲──East Head

【英國海神計畫參訪】自然與核電廠的拉扯

【英國海神計畫參訪】永遠,開放給所有人──白崖海岸

【英國海神計畫參訪】工作假期夯 環境信託也風靡小孩圈

 拜請拜請~有請海神──【英國國民信託海神計畫參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