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08/15 10:17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5日電)莫拉克颱風兩天下了一整年的雨量,災情慘重。專家警告,颱風季未過,危險區不能再讓民眾進住,地貌至少需5年休息,仍可居住村落生活設施也要重建,應以新思維規劃10年重建。

 

  莫拉克風災讓南台灣山河變色,多處聯外道路中斷,救災工作仍在持續,偏遠鄉鎮仍有災民等待救援。

 

  對於外界批評政府未及早接受國際協助,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教授洪鴻智說,「若現在才要接受外國派軍協助救援,救援黃金時間已過,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回顧這幾天救災情況,政府救災效率與做法備受質疑。洪鴻智說,台灣救災能力本來已經是亞洲地區相對較佳,但 921地震之後,政府就沒有累積相關經驗,徒有災害防救法,沒有建置 SOP標準作業,以致災害發生後「手忙腳亂」。

 

  他說,現在最該做的,是趕快設法安置被土石流掩埋村落的居民。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也表示,現在應先處理好堰塞湖,以免再度釀災,過去國軍曾經處理過堰塞湖問題,已有經驗,接著就要趕快安置災民。

 

  南台灣地貌巨變,土質又鬆軟,動輒可能再發生危險。這兩位學者都強調,極危險地區,除了救災人力,千萬不要再讓居民回去。

 

  徐世榮建議,應由官員與社工師或諮商師出面與災民溝通,讓災民了解危險性,莫再返回災區。

 

  洪鴻智表示,這次受災戶很多是原住民、農漁畜牧業相對弱勢族群,內政部、原民會等社會救助系統應啟動機制救助、安定人心,並推行 921事件時執行的「以工代賑」,確保災民的生活能維持。

 

  救人、安置災戶之後,地貌只能靠時間復原。洪鴻智指出,以這次災情估計,至少要5年以上時間,災區地質環境才能定型,「颱風季的這3個月內不要再讓災區住人」。

 

  不讓災民回老家居住,就要安置、安人心、遷村。先進國家採行的保險制度,台灣也應該效法。

 

  洪鴻智說,歐、美、日都有災害保險,這項機制非常重要,可以避免讓災戶頓失所有、無依無靠。

 

  徐世榮表示,遷村是安置方式的一種,但過去花蓮銅門村遷村沒成功,不只是因為村民自行跑回舊村落居住,政府沒有落實原有承諾也有關係;因此遷村務必要把生活機能納入考量,不能只考慮安全觀點。

 

  洪鴻智舉例,美國政府就編列大筆預算,徵收危險地區住戶土地,再強制搬離;若是高危險地區住戶,依法得要買保險,亦即所謂「洪災保險方案」;若住戶不買保險確保災難發生時有資助補償,就無法取得銀行貸款,等於是強制住戶買保險自保。

 

  對照台灣現況,他認為,要遷村真的很困難,但至少可拿相關經費的1/10來補助住戶買保險,不失為確保一旦發生災情時,災戶可獲補償的機制。

 

  此外,洪鴻智強調,地質至少需要 5年以上時間定型,以此推估,整體復育、重建必須規劃10年計畫;公共建設的推行也不能再用舊思維思考,因為地球暖化、氣候變遷已成定局,未來的天災不會是過去的模式與程度;專家們呼籲了10年的災害防救署更應趕快設立,不宜再拖。

 

  他舉例說,美國成立災害防救署甚久,911事件以前原設在總統府下,調度效率佳,但換黨執政後,改設在國土安全部下,影響 911救災執行效率,卡崔娜風災救災不力更飽受轟擊。台灣當記取教訓,救災機構應該直屬總統府,分秒必爭的救災命令才能有效執行。

 

  徐世榮建議政府推動綠色補貼,將已受損的災區改作植林或復育地,並發展可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農業,切莫再大舉開發、破壞大自然,否則遲早會再受惡水反擊。9808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